提要:
2020年8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团委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和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联合承办的第17期跨学科博士生沙龙通过腾讯会议在成功举行。本次会议围绕数字经济与就业&数字变革下的法律人就业两大主题,由来自司法实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企业第一线的前辈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声音,给同学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就业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当前我国经济受到疫情及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愈发迫切,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于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意义重大,结合本次疫情下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本次沙龙的主题为“新技术与新就业”,分为“数字经济与就业”“数字变革下的法律人就业”两个单元进行。法学院研究生会博士服务团徐信予担任会议主持人。
在开幕致辞环节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龑首先代表学院,对“新技术与新就业”第十七届跨学科博士生沙龙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以“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为题做了开幕致辞。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赋予机器换人更多可能性。在这个新技术迅速发展,职业选择与发展被深刻影响的时代,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以下几点:首先,新技术于当前法律职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新技术之下未来就业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其次,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数字经济、零接触物联网、普惠金融等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新技术优势愈发凸显,为未来就业带来了更深刻地影响。最后,技术进步的步伐或许难以阻挡,技术进步的后果却可以选择。我们应审慎认知新技术与法治建设之间相互作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秉持人类理性思维,协同新技术同具体场景结合,促使数字时代技术价值契合人类需求,共同展望法治未来。
随后,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周子闳预祝博士生沙龙成功举办。并以“在时代潮流中,实现个人的蜕变”发表了开幕致辞: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的转变。“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嵌入法律行业”的模式创新正在打破行业“二八定律”。律师行业的“二八定律”是指资深的律师易获得案件资源,年轻律师则相对较难。通过“互联网+”的融入,实现线上线下的运行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二八定律”问题。
第一单元:数字经济与就业
主持人语:充分就业就是指使社会经济产量水平运行在潜在产量水平上,这也是政策制定的关键指标。要想使社会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就要完全发挥社会剩余生产力的价值。数字经济在使得劳动形态转变的同时,正在培育新的就业方式与就业环境。针对这一话题,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思轩,日本国立一桥大学博士、日本中央大学客座研究员毛智琪,中国工商银行2019级博士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朱思斯带来了精彩分享。
首先是日本国立一桥大学博士毛智琪以《做不可替代的法律人》为主题做了汇报。她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我们需要及时调整以适应这股时代潮流。目前,金融业务正在经历科技创新冲击的重塑,这也将推动法律行业的变革,那么作为法律从业者也应该及时在思路以及方式、方法上做出改变。面对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许多金融机构正利用合规科技进行改革,通过数据和流程的自动化,改善风险管理,降低合规成本,这对于合规人员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为了做不可替代的法律人,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
中国工商银行2019级博士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朱思斯以《金融业数字变革下的就业影响》为主题进行汇报。她认为金融科技的快速兴起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金融业的业态,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已经全面袭来。在国际对标上,当前中国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整体上处于国际前列,和国际同业的实践基本上是处于同一起跑线。
无论从人才结构的需求来说,还是从我国金融行业开放所处的国际竞争力的地位来说,数字经济技术升级的这波变革,对于我们同学,对于我们师弟师妹的就业选择,绝对不是悲观的,我们要抓住这波行业专业升级的转型的东风找到我们的定位,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把理论能力转化为实践能力。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思轩从智能技术背景下个人职业发展为切入点,分享了他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几点思考,对新技术带来的就业场景变化做了独到的见解。
王博士从上世纪70年代,也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进行回顾,这一过程是愈演愈烈的信息化进程,本质就是从人类整体社会角度强化了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功能。技术革命带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更高程度的财富分化,这一点并不是什么新的论点,只是舆论少有关注而已。这一次的技术革命也不会例外。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革命,劳动工具的升级对简单一般劳动的替代是全面发生的。这一轮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革命影响之大,其实不只是对一般简单劳动力的影响,也波及了白领、金领行业。而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减少商业信息的不对称与信任不对称是这一波技术革新的新特点。
最后,王思轩博士对参会的师弟师妹分享了他工作的经验——做一个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人。第一,要多思考,不要沉湎于手头的工作,多去工作以外的世界看看,手头的工作说不定哪天就被替代掉,要反复去思考未来工作和个人能够发挥的价值。第二,与其去思考那些过于技术的问题,不如去想想怎么去当一个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人,越是这样能力的增长越不可能被技术替代。
第二单元:数字变革下的法律人就业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主任孙铭溪以《互联网法官的互联网思维》为主题进行汇报。她认为数字变革其实不是对法官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是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公众需求的角度出发,互联网法院本身它就是应对互联网时代公众多元便捷的纠纷解决的需求来设立的,也承担了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智慧法院建设的任务,很多事实的判断并不依赖于当事人的陈述,而是来自数字化的记录。传统法学上的理念如何与瞬息万变的司法实践进行有机地衔接融合是一个非常考验法官的一个方面。除了技术应用和能力之外,具有国际视野或者国际背景可能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关于互联网法院或者现在信息时代对法官提出的新的挑战和要求。
广州互联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 (研究室) 法官助理、中山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林北征以《探索互联网法院发展的想象空间》为主题进行汇报。他认为,当前出现的人工智能正在取代了法院的部分工作,而且这个比重正在慢慢地变大,会取代那些重复简单的劳动,比如电子归档、自动填表、编码、类案推送等,以前我在广州中院还要手动编纸质档案的页码,现在则没有这个必要了。在此基础上,在审判管理、法官绩效考核、繁简分流的标准动态化等,会有更多更好的实际应用。在算法偏见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他认为一是在讨论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应当明确一个讨论的前提,就是要正视现阶段和未来可以遇见的技术发展进程,来划分一个务实的实践区间,要破除司法算法万能论。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才能不断发现和完善现实中的问题。
随后,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储翔则从数字技术时代法科学生就业思维的“变”与“不变”,给高校法科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就我们法学专业而言,我想我今天的分享内容,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概括,第一个关键词是“变”,第二个关键词是"不变",也就是说新技术时代下,而我们法科学生的就业规划,它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从事审判工作,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会被机器人或者被算法所替代。在审判工作最关键部分,还得是由我们“人”做出最终判决,即使是所谓“类案”,但事实千变万化,如何做出合理判决,所依据的仍是“人”的公平正义理念。线下教学仍然是无法被替代,线上教学更多是单向地传授知识点,缺乏必要的互动。疫情稳定之后,我们仍会回到正常线下教学中,未来高校授课应当会沿着“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继续探索创新。”
然后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周子闳以“善用工具和技术正成为新生代法律职业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为题,就新律师从事法律服务行业的技术观点革新角度进行了独到的阐述。
目前,律师的就业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观念上,都受到了来自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冲击。传统律师业务重视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构建,通常被周围社交圈所重视。未来的新技术对于法律服务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将快速推进律师职业的定位转化。律师如果想要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必须掌握基本的新技术工具,并且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竞争力体现。善用工具和技术正成为新生代法律职业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如果有志于成为律师,应当在下几个方面管理与建设:第一,形象与底线,;第二,个人品牌;第三,合作精神,通过团队的运行实现效率的最大化,这也是当前律师业务发展的一个趋势;第四,新技术的理解与运用,即能够适应并且充分发挥高技术、新技术的优势,这也是相比于以往最为突出的特征。
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博士生服务团团长徐信予宣布本次沙龙圆满举办。